|
发表于 2012-1-30 23: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1 r k1 K, n6 o& b9 E# m( J! a 事件25ki'c,if6x2{
3 K2 C# L4 O5 ? 招商信诺能共享招行资料?*Ll:wH6a m!C:x1x
/ s, C! `! D7 ?0 _$ \& [& U' d1 F 广州的雷小姐最近经常接到招商银行的推销电话,推销的主要产品是各种保险。C(v3gK$?8gr1C w
! i5 k# a$ }5 a7 Y( s& s “昨天打了我三次,没接,今天再打来,接了,直接开始推保险。”雷小姐对记者说。雷小姐表示自己虽然有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但并不意味着她想买招行的保险产品,推销人员自称是招商信诺的员工,并表示假设同意办理保险,保费会每月直接从信用卡里面扣。;['X gC,{ i3enJ7 F+ w/ X! H" U
雷小姐询问他们是如何拿到她的个人资料的,推销人员表示招商信诺和招商银行是同一集团的同级单位,信用卡持卡人的资料只是被招商银行的兄弟单位使用了而已。“电话生能直接报出我的出生日期,我猜他看到的应该是我留给招行的全部资料,不需要经持卡人授权的。我相信即使我取消使用信用卡也没用,由于不能确定银行会删掉这些资料。”雷小姐说。
: U7 T" P8 R. E+ F: A$ b' S_1\js(y8d{ F*| Z$ m- Y! C* |% R+ U
招行回应m+W(hb$]#kt-\
7 q8 |) l3 N: G+ s 客户3次拒绝 不再继续销售;y6cfkV%x.th0 t4 R x4 v- s! k" _
对于雷小姐的情况,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给本报发来了一份书面回复,详细解释其致电客户并不存在多次销售的状况:“按照招行的规定,客户假设在电话中有3次拒绝销售或直接明确拒绝,销售人员都不会再继续销售。”(Fi&|rrd v9sP%Uy&c
, m" w: J" Y9 O0 d. B7 d 而对于客户质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招行方面也解释称,按照目前的销售界面客户只能看到客户身份证号码(隐去后4位)、信用卡卡号(隐去后四位)、账单地址、手机,无法看到客户完整的资料,但“因为本次向客户推荐的是健康险,不同年龄段的保费是不一样的,因此人员有提到客户的出生日期”。S&Va,]{
- D/ x, }* H( ^& @ 此外,招行方面也介绍了公司与招商信诺保险公司的关系,“目前我们所有的销售人员已经全部和信用卡中心签订派遣协议,是招行信用卡中心的员工。在致电客户的时候也明确说明是招行员工,招商局名下的平级机构。”$\e!a2GWa~Yr% q$ R8 r" _8 }9 p: P
`6Y9 T7 H0 R. ?0 N, T. M- c/ X; f
对于招行的回复,雷小姐表示自己并不是第一次接到招行的推销电话,在此之前至少打过三次进行相关推销。她希望银行方面能尊重客户隐私,不要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A"T%r,pf i- {! z3 l+ P; y5 S4 ]* J
广东银监局:个人信息外泄 尚无法规监管a:JcX6I
* N1 j% }0 d! H: \AsZ) S: H# H& t2 }8 C
对于个人信息如何保护的问题,新快报记者咨询了监管机构和相关专家。广东银监局的相关人士表示,对于个人信息外泄造成银行推销相关产品的情况,监管部门目前在法规上还没有专门的条款进行监管,但假设接到相关投诉,会转交银行并督促银行解决。y)a m.D,zp9[.W \x% {9 |( N2 B, i
回音壁)wadHH-IbM5m+S+ w/ s H$ C+ _0 D8 G
交行回应:客户对后续跟进工作满意O0Vxs.D
) D) D7 z( j6 h# W# a4 B9 |' s 本报昨日刊登《“被交行信用卡”三年一无所知》后,交通银行广东分行昨日下午给本报发来书面函件,函件中称:“与于女士就所反映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客户对我行后续的跟进工作表示满意。”'`1RuGR%l
) J5 O* a5 o! m0 T" F 于女士:是谁替我签名办卡未给出答复5|+B7a(RZ%j
+ V* l' E& C2 \( Q/ x 记者昨日也同时联系了于女士。于女士表示,昨日有交行的工作人员上门让她确认一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复印件系她本人所有,并在复印件上签名。交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初为于女士办卡是与工行进行了“以卡换卡”的业务从而得到于小姐的个人资料,并非非法所得,同时表示事件尚未清楚,将继续进行调查。3\x~(cN8oZ%R Y# @% [+ E% ^2 |. T; F
于女士表示,对于其提出的“是谁替我签名办卡”这个问题交行未给出答复,对于于女士要求交行出具书面函件澄清非她本人办卡的要求交行方面也未给出答复。 |
|